chap 01. 透過風險管理,成功達成資金管理目標
1. 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性格的投資週期,開始收集相關資訊。
2. 建立知識基礎--採用一個適當的分析模型,以幫助你瞭解這些資訊的涵意。
3. 深入瞭解收集到的資訊並加以研判,以評估當時市場的風險程度是否在高檔且繼續升高、或是在低檔還繼續走低。
4. 建立投資策略。當市場風險走高,較好的策略應是降低股票投資部位,反之,若市場風險走低,則可以考慮資增加投資股票的資金。
chap 02. 經濟指標
1. GDP
2. 就業報告、失業率、企業求才廣告指數、零售銷售資訊、消費者信心指數、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、消費者循環信用、個人所得、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
3. 工業生產指數、每週平均工時、加班時數、新增耐久財訂單、新增消費品訂單指數、通貨膨脹率、未交付生產訂單、全國採購經理人指數、存貨水平、存貨/銷售比率
4. 新屋開工率、新增建築許可數、新/舊屋銷售量
5. CPI、PPI
6. 生產力
http://research.stlouisfed.org/fred2/
chap 03. 經濟指標間的關係
1. 消費者循環
2. 製造及投資循環
3. 房地產循環
4. 通貨膨脹循環
5. 生產力及獲利循環
6. 主導商業循環的主要動力是金融循環,它代表的是貨幣供給額的成長模式,而貨幣供給則是由央行掌控。貨幣供給額成長率的成長或衰退,將對商業活動造成波動效果,並影響未來數年間的資產價格。
chap 04. 領先、同時、及落後指標的綜合指數
領先指標:
1. 製造業平均工時
2. 平均每週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
3. 製造業新訂單、消費性物品及原物料
4. 賣方表現、延緩出貨綜合指數
5. 製造業新訂單、非國防用資本財
6. 建築許可、新的私人住宅數量
7. 股價、500種普通股
8. 貨幣供給額 M2
9. 利差、十年期政府公債利率減去聯邦基金利率
10. 消費者預期心理指數
同時指標:
1. 非農業就業人口之薪資
2. 個人所得減去移轉性支出
3. 工業生產指數
4. 製造及貿易銷售
落後指標:
1. 平均失業持續時間
2. 存貨/銷售比率、製造及貿易存貨/銷售比
3. 製造業每單位產出之勞工成本變動率
4. 銀行平均基本放款利率
5. 流通在外之商業及工業放款總額
6. 消費者流通在外之循環信用金額相對個人所得的比率
7. 勞務性消費者物價指數
實驗性領先指數:
1. 民間住宅用新屋之建築許可數
2. 製造業及農業對耐久財產業訂單,需先調整通貨膨脹因素
3. 美國及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及日本間,名目匯率之貿易加權指數
4. 因就業機會短缺導致的非農業兼差人口數
5. 美國十年期政府公債收益率
6. 三個月期商業本票與三個月期國庫券之間的利率差距
7. 十年期政府公債與一年期政府公債收益率之差距
實驗性同時指數:
1. 工業生產
2. 個人收入總額減去經調整通貨膨脹之移轉性支出
3. 經調整通貨膨脹之製造及貿易銷售總額
4. 非農業就業人口總工時
實驗性落後指數:
1. 民間新住宅建築許可
2. 製造業及農業耐久財產業訂單,經調整通貨膨脹之數字
3. 美國及英國、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及日本間,名目匯率之貿易加權指數
4. 企業刊登於報紙的求才廣告指數
5. 耐久財產業生產線員工平均每週工時
6. 企業反應延遲出貨之比率,由全國採購經理人協會編製
7. 製造業產能利用率
chap 05. 商業循環:經濟指標的實務運用
第一階段
- 貨幣供給成長率快速攀升
- 美元回升
- 股票市場上漲
- 已生產、銷售、所得及就業情況所衡量的經濟成長雖然趨穩,但依舊低於成長潛能
- 企業獲利走出谷底並開始獲得改善
- 原料商品價格持續疲弱,不過最終亦達到谷底
- 短期利率持續走低,不過最終亦達到谷底
- 長期利率持續走低,不過最終亦達到谷底
- 通貨膨脹持續走低,不過最終亦達到谷底
- 貨幣供給持續快速成長,最終達到高峰
- 美元持續強勢,最終達到高峰
- 股票市場持續上漲,最終達到高峰
- 已生產、銷售、所得及就業情況所衡量的經濟快速成長,並超越成長潛能
- 企業獲利快速上升
- 原料商品行情非常強勁,價格上揚
- 短期利率攀升
- 長期利率攀升
- 通貨膨脹攀升
- 貨幣供給成長率下降
- 美元走弱
- 股票市場疲弱
- 已生產、銷售、所得及就業情況所衡量的經濟成長持續走低,最終並跌破其長期成長潛能
- 企業獲利維持強勢,但最終亦開始下滑
- 原料商品價格達高峰後,最終亦開始下滑
- 短期利率達到高峰後,但最終亦開始下滑
- 長期利率持續走高,但最終亦下滑
- 通貨膨脹持續走高,但最終亦下滑
第四階段
- 貨幣供給成長率持續下降,而當短期利率開始下滑,它卻逐漸回升
- 美元維持弱勢,但最終卻轉強
- 股市維持弱勢,但最終卻轉強
- 以生產、銷售、所得及就業情況所衡量的經濟成長持續走低
- 企業獲利持續若勢
- 原料商品價格低迷
- 短期利率下滑
- 長期利率下滑
- 通貨膨脹下滑
chap 06. 經濟與投資的長期趨勢
當實質短期利率(Real Interest Rate)降至1.4以下,或名目短期利率明顯低於通貨膨脹綠的一倍,不管是在任何國家,以下這些情況都可能會發生:
- 通貨膨脹走高
- 原料商品價格上漲
- 經濟及金融循環波動率大
- 低生產力成長率
- 經濟成長率非常疲弱
- 企業傾向提昇售價以改善獲利情況,而非透過提昇生產力之相關投資
- 科技相關投資叫少
- 房地產價格大漲
- 土地價格大漲
- 藝術品及硬幣價格大漲
- 長期利率飆升,債券價格低迷
- 短期利率飆升
- 股價長期呈現低迷景象,跌幅約 20%~40%
chap 07. 中央銀行與投資
金融市場與貨幣供給的關係
第一階段:
- 資金或貨幣供給額增加
- 股票市場上揚
- 經濟持續走緩
- 原料商品價格下跌
- 利率下降
- 通貨膨脹下降
- 美元趨於強勢
- 資金水位升高
- 股票市場上漲
- 經濟成長率走出谷底,之後開始回升
- 原料商品價格走出谷底,之後開始回升
- 利率走出谷底,之後開始回升
- 通貨膨脹走出谷底,之後開始回升
- 美元持續走強
- 資金水位開始走低
- 股票市場下跌
- 經濟維持強勢成長
- 原料商品持續上升
- 利率持續上升
- 通貨膨脹上升趨勢不變
- 美元走弱
- 資金水位或貨幣供給成長率下降
- 股市下跌
- 經濟情勢趨弱
- 原料商品價格下挫
- 利率走低
- 通貨膨脹下降
- 美元趨於弱勢
chap 09. 債券與經濟循環
chap 10. 股票市場與經濟循環
chap 11. 股價趨勢技術分析
chap 12. 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
chap 13. 增進股東持有價值
chap 14. 結論
- 收集資訊
- 處理資訊
- 評估風險
- 判斷風險變動方向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